时间: 2024-08-12 09:37:07 | 作者: 大型纸管
上午9时,将近40℃的高温,长沙望城区的一处云仓内,早已聚集了一些工人,他们将在这里开启“打零工”的一天。
临近中秋,8月18日-24日,记者联系上月饼品牌廖爱姨,以一名打工人的身份,体验月饼从包装到发货的全过程,同时感受零工人的艰辛与梦想。
8月18日,廖爱姨月饼准备包装的第一天。早上7时,记者开了一小时的车,赶到了工厂。记者准备的只有一小瓶矿泉水,因为记者估计这里肯定会有空调,虽然效果可能一般。
廖爱姨的老板租用了望城区的一处云仓发货。每天会有一两万单的货物从这里被快递拖走发往全国各地。
记者到达地点后发现,月饼包装场所在一栋绝对没空调的房子里,包装场所在三楼,全水泥墙面,各种各样不同型号的纸盒放满厂房,中间有几个长桌子——用货品垒起来的立方体,上面放了个木板。工人在这里折盒子、贴透明胶。旁边,几个电风扇高速地旋转着。
一份月饼礼盒分为盖子、底座、内衬、六个小盒子和一个封条。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手工折叠。记者和同事尝试完成一个盒子的组装,花了5分钟。如果4500个盒子,单纯靠两个人需要22500分钟,也就是937天才能完成。所幸一起折盒子的工友有6个人,是工厂临时找劳务分配过来的。
工厂老板介绍,工人一般是15元至17元/小时,包一顿饭。走劳务的话贵一点(劳务要从中抽取2元/小时)。
“我来可以,但我老公也要一起,不然我不做。”说这线岁的斯斯,月饼老板说:“你老公灵泛吗?做事做得好吗?”斯斯赶忙说:“他很厉害,很会做事!”月饼老板爽快地答应了:“那来吧,正好有东西要搬运。”
男工是20元一个小时,因需要搬运重物。很快,大家都发现这对夫妻靠谱。他们做事不但麻利,还很周全。斯斯的老公波哥,34岁,不仅把自己分配到的事做得到位,还会主动搬运各种配件给每个工位的工友,而且会主动告诉老板哪些盒子的质量有问题,是否依旧使用等等。
夫妻俩有个上五年级的孩子,在爸妈家。他们俩住在麓谷,每天开着小车来打零工。
“你们为啥不找个长期的工作呢?”记者问。斯斯说:“长期工作?我能够找到啊,我师父要我去做电焊工,一个月给6500元,我才不想去。打零工多自由,我想做就做,不想做就休息,没人管我。”
夫妻俩在一起十多年,从认识起就一直在一起打零工,形影不离。波哥因为会电焊技术,做得最久的一份工是在高铁某路段做临时工,有一两年的时间。后来还是觉着自己接活更自在。
在云仓工作的还有汤姐,45岁,她是第一个提出用流水线来高效运作的工友。短发,穿着干净整洁,说话声音有点尖,但挺温柔,说着相对标准的普通话。
汤姐做事很麻利,她不仅提出了流水线分配的方法,还能够迅速地从每一个工种中找到技巧点。比如最难折的月饼盖子,其他人一分钟只能折一个,她却可以折两个半。
她告诉记者,她平时是有主业的,主要是做按摩椅、健康类产品的销售。公司给她买了保险,这对她很重要。每个月只要完成销售额,时间就是自由的了,而且孩子已经上大学了。因此,她利用这一段时间打零工。
“你们老了怎么办?还是要找个固定工作比较好。”汤姐操心地对波哥说。“老了我就去工地做门卫,也很稳定。”波哥洒脱地说。
很快,时间到了12时,午饭时分,有人送来了盒饭,工友们迅速起身吃饭。此时,记者的衣服已经在高温下湿透了。
休息的空当,大家席地而坐,有的靠着纸盒子眯一下,有的刷手机。六个工友加上记者两人一共八个人,房间里只有三个塑料凳子。
记者负责折月饼底座。最开始,为了研究折法,速度慢到惊人。所谓熟能生巧,很快,记者可以一分钟折三个半,还可以教其他工友折叠技巧在哪里。
经过一上午的磨合和新鲜期,16时左右,整个工厂已经没有说话的声音,只剩下对面透明胶撕扯声、电风扇的旋转声……汤姐说:“想有人聊聊八卦。”但没人回应她。大家手上的活进入了机械化状态。
“来,大家喝饮料。”月饼老板给工友们叫了柠檬茶的外卖。这几袋子提进来,把隔壁的工友羡慕得够呛。
晚上,月饼老板问大家是吃晚饭还是继续干活,如果干活就把饭补发给大家(饭补原本12元每人,老板发了15元每人)。就没有犹豫,所有人都说吃不下,直接发饭补吧。
第一天,从上午10时50分开工到晚上8时,记者只上了一次厕所(其他水分都成汗水流出去了),直到下工洗手,才发现整个手都是痛的。回去仔细看,手指被纸划伤了七个小口子。
工友从头到尾都在认认真真工作,没有人看手机,也没有人摸鱼。这样完完整整的9个小时里,一共折了1300多个盒子。但离目标还远远不够。
回家后,记者发了条朋友圈,感叹着这一天的不易。觉着应该带孩子来体验体验,才能知道赚钱有多累。这条打动了朋友圈的一位网友小薇子。她回复:希望带孩子甜甜一起来折盒子。记者介绍了一些工作情况,小薇子决定带孩子来体验一把折月饼盒子。
第二天上午11时,记者抵达工厂后,发现工友们9时就开始工作了。大家的双手都绑满了创可贴。第二天多了几个工人,一共有11人。但是只有三台电扇,很多地方甚至感受不到风的存在……可喜的是,有了之前的经验,第二天的速度显著提升,从一开始一个小时只能折100个盒子,到一个小时能折200个。
小薇子和她的孩子9时就到了,她说路上花了两个小时。记者正常采访了小薇子的孩子甜甜:“感觉怎么样?”她说:“我算了一下,我一次考试的时间,可以折50个盒子。”小薇子说:“孩子暑假每天在家里读书,我想带她出来轻松一下。”
甜甜正值青春期,话不多,看上去很冷漠,但是她眼里有活,不仅把每个工位的工种都尝试了一次,还会主动帮忙搬运。甜甜说:“我平时在素描教室都坐地上,我不怕脏。”说着迅速干着手里的活。她说:“我以后再也不会买有包装的月饼了,我只买散装的。”
老板介绍,工友们折的月饼礼盒在市面上卖89元。一些工友开始计划要买一些送亲戚。老板说:“没问题,成本价给大家。”甜甜默默说了句:“我这一天赚的钱,只可以买两盒。”
“你赚到这个钱,打算怎么花呢?”记者问。“我要存起来买手机。”甜甜说道,同样打算买手机的还有3个工友,两女一男。他们开学读大二,暑假一直在打零工。听说手机壳和手机挂饰都买好了,现在就差一台手机了。
“我之前还去做过新冠疫苗检测盒的打包员,18元一小时,一天干12个小时。”他们和记者说。“有空调吧?”记者问。“有,比这里舒服。”
当天下午17时左右,小薇子母女俩体验结束,一起拿到了272元工资。晚上收工时,11人一起完成了1464盒。
8月22日,最高温度飙到了41℃,记者再次来到工厂。盒子已经折完,进入了打包阶段。
怕工人中暑,月饼老板花100元买了六大块冰给室内降温,还买了一箱子解暑的冷饮,给每人发了两瓶,甚至还拿着硬纸壳给坐在边缘的工友扇起了风。
经过这几天,记者和工友们的关系突然有点像战友了。“一起吃过苦”的亲切感油然而生。他们也热情地主动和记者聊起天。
谈及接零工的经历,波哥自豪地说:“有一次我接了个外地人的活,说好的时间他突然要大家加班,还不给加班费。我不肯干,他就说之前的工钱也不给我了,还对我调子高。我也不怕,直接报警,警察一来,还多给了20元。”
在这些工友里,年纪最大的是向姐,50岁,短发,黑发和白发的数量五五分,一米五几的个头,微胖。向姐不怎么说话,一直埋头做事。一开始她动作不太麻利,比如盒盖子她折不太好,后来被老板派去做内衬的折叠,这个内衬需要戳洞洞,为了方便放月饼的小盒子。因此,她得了一个外号——“洞洞阿姨”。
记者被分配到戳洞洞的工作,一直站在向姐旁边和她一起戳洞洞。记者发现,向姐一站一整天,有些工友会自己用纸盒子搭建一个椅子,有些会轮流使用那仅有的三个凳子。但向姐一直是站着的,只有午休吃饭的时候在纸箱子上坐一下。
向姐和记者说,她一直在打零工,老公在工地上打零工。不做长期工的原因是家里有老人要照顾,打零工的时间相对自由,晚上8时下班了回去还能照顾老人。家里两个孩子,女儿嫁出去了,儿子24岁。“那儿子可以贴补一下家用吧?”记者问。她说:“他能养活自己就不错了。”
当天下午,老板给每个人发了一个月饼。老板说:“尝一尝这些天辛苦包装的月饼是什么味道。”大家笑嘻嘻地接过月饼,夸赞着说线日,记者最后一次来到工厂。这天基本能完成所有的任务。工友们也换了些人。之前来打工的大学生们回学校了,又来了一对能干的夫妻和几个年轻女人。
这天的温度从41℃降到了38℃,但房子里却越发闷热起来。波哥从降温的大冰块里拿了一瓶芬达给记者,说:“我们买的,现在温度刚好,快喝吧。”
当天,记者只待了4个多小时,身体就扛不住了。原本计划和大家一起合个影,也没来得及。
月饼老板说:“今年过年,我们再共同合作啊,大家来帮我做年货礼盒,我去给大家找个暖和的地方做事。”
- 上一篇: 进厂打了一礼拜螺丝后我悟了